泛堿的形成過程和主要機理:
石材瓷磚泛堿是由于瓷磚石材膠粘劑及填縫劑本身含有可溶性堿、鹽等,當雨水滲入材料中,這些可溶成分會溶解于水中,滲入瓷磚、石材毛細孔和填縫不實處,形成水道滲出表面,再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、酸雨等接觸,生成不溶解的白色物即泛堿。
根據形成時間的長短不同,可以將泛堿分為快性泛堿和慢性泛堿。快性泛堿在施工后幾天或幾周發生,主要因為材料硬化慢或者材料中含有較多的多余水分,使得材料中的可溶性堿或鹽分隨著材料中的水分向外面遷移;慢性泛堿為施工后幾個月或幾年等較長時間后發生,主要發生在早期未泛堿,但長期處在潮濕或者干濕循環的使用環境的材料。慢性泛堿與快性泛堿的機理類似,但過程發生所需要的時間更長。瓷磚石材膠粘劑及填縫劑中可溶性堿、鹽等主要可能來源于水泥、砂子及外加劑等原材料。由于瓷磚石材膠粘劑主要成分是水泥,而水泥中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鈣(CaSiO3),在遇水過程中,C3S、C2S水化生成C-S-H凝膠。同時,會生成大量Ca(OH)₂,由于Ca(OH)2會溶解于水形成游離Ca2+,在水大量存在的情況下,將大量的Ca2+通過瓷磚、石材或填縫劑本身內部的毛細孔和縫隙滲透到砂漿或石材瓷磚表面,到達表面的Ca2+與空氣中的CO₂反應生成CaCO3并沉積在表面形成泛堿。
與此同時,有些硅酸鹽水泥中的堿性氧化物如果含量過高,對應的水泥基砂漿產品加水拌合后,會形成大量游離Na+、K+,它們會和水泥中的CaSO4等硫酸鹽反應形成Na2SO4、K2SO4等水溶性鹽類。這些可溶性鹽也會以水為載體遷移到材料表面,并隨著水的蒸發而析晶為白霜狀物質。
游離Ca2+、Na+等隨水遷移到材料表面的動力來源于毛細現象。根據有關實驗表明,毛細現象可將含鹽的水提升10cm以上。
漢石130不泛堿瓷磚膠添加劑(水泥砂漿添加劑)含有抗堿成分,因而可以牢牢的鎖住砂漿中的堿性離子。目前國內市場上只有漢石生產的130這種材料添加抗堿成分,能神奇的鎖住砂漿中的堿離子,確保不泛堿不流白淚。
1)特有的抗堿成分,從源頭上解決泛堿痛點
2)石材貼在水池邊也不泛堿,且防水抗滲
3)超高粘結力,能使砂漿長久牢固粘貼石材和瓷磚
4)再惡劣的環境,施工也照樣輕松
5)防水功能使用壽命更長
廣東漢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電話:18138529675(同微信號)
地址:廣東省佛山市